难忘师生情
文学家说:“师”是无私的蜡烛;史学家说:“师”是人类进步的启明星;政治家说:“师”是时代的地基;而我想说:“师”是智慧的好书。“师”不是我们的亲人,但胜过亲人,他无私奉献,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伴我们成长,指引我们人生奋斗的方向。
特使的谋略
金秋十月,漠南牧野,人畜兴旺,牛肥马壮。人们沉浸在丰收欢乐之中的时候,一种生死别离的悲壮气氛笼罩了这里,那些年轻力壮的披甲箭丁们,纷纷与团聚的家人挥泪告别,飞马踏上征途,向老哈河畔集聚。喀喇沁部首领苏布迪和大小官员,更是忙忙碌碌,指挥部下众人,设置豪华营帐,杀牛宰羊,备酒备粮,尽最大的财力物力,用最高的礼遇,做好各种筹备事宜。这是因为后金最高统治者皇太极要带领八旗劲旅,借喀喇沁部之道路,手则御驾亲征明军,此等壮举,作为刚刚归附后金的喀喇沁部,怎能不积极协作呢? 事先,喀喇沁部为感激后金代其收回牧地之恩德,派出特使布尔哈图前往盛京进献贡品。正值皇太极劳师动众,久攻锦州不下、对明军无可奈何的时候,见到布尔哈图的来临,十分高兴。布尔哈图虽然官职不大,只是元朝皇室驸马族系的塔布囊,但此人年轻有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文武皆通,所以深得首领苏布迪的常识,受到格外信任和重用。在喀喇沁部归明朝管辖时,他曾多次带领庞大的使团到北京进贡;在喀喇沁部归附后金前后,也曾多次作为密使与后金谈判,所以对皇太极、多尔衮等高层人物很熟,这次皇太极和多尔衮单独召见了他。皇太极问他:“山海关外,有袁崇焕把守,不易攻打,汝有何良策?”布尔哈图答道:“可从龙井关攻入。”皇太极道:“龙井关在明朝东北的长城口,此去要经过喀喇沁部的牧地,方可沿山破城入关。入得此关,便向洪山口、大安口分路进击,攻克遵化,明京师便动摇了。”皇太极目光逼视布尔哈图:“汝可识得路径?”布尔哈图早已会意,答道:“小的曾常去明都进贡,略识一些,愿做向导。”
八月远望,时光流水
情绪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低谷有时高潮。我是一个很感怀的人,常常会有很多体悟发散出情绪来。有时候因为一首歌词,有时候因为一句话,莫名的忧伤。 疫情又起来了,朋友圈经常看见各地封控的画面,这是很郁闷的事。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有个叫画地为牢的,大人常常划个圈吓唬小孩子不能出来。那是很久远的记忆故事了。如今因为疫情又带回记忆,人人保持距离,防范着,警惕着,唯恐病毒传播。这应该是人类一段煎熬的日子,肆虐全球,凡人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各位大咖各种说法充斥,我基本不怎么看了,我知道那些话很多时候并经不起多少考验。行走是个问题,而思考就变得沉重了。世界本互联互通,一下子阻隔如同万水千山,同事吴本来要轮休的,因为考虑疫情,一再延迟行程,遥望家乡有点寂寥。
信仰与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人骨骼,精神是人的血肉。有了信仰的力量做支撑,精神的动力便会发挥到无穷大!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够双脚踩在泥土里,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而且我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这段文字是《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先生演讲时对青年人说的话,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无不被革命先驱者们为寻找救中国的药方而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的精神所打动,在那个人吃人的旧社会,路在何方?李大钊和陈独秀作为率先觉醒的中国人依然不能轻易为这个命题写下答案。他们探索、研究、实验、斗争……直到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才是救中国的药方,这一路他们舍弃自己的小家,舍弃令人尊崇的学术权威,走向生死难料的革命之路。也许对真理的信仰才是他们精神之力的真正来源!
不知该叫啥
最近一个想法愈演愈烈:之前的自己太傻,很多幼稚的想法,绕了弯路,失去了很多再也不会重复的机会,每每念于此,都会心有不甘,本来可以换一种生活状态,偏偏开局就打出去了四个二两个王,以至于现在被一些宵小鼠辈嘲笑。 好朋友的老公,跟我一般大,肾衰竭,前两天做了换肾手术,前前后后需要四十多万,囊中羞涩的我,一点儿忙也帮不上,难受。 爱乱想的我,总会想到:假如我突然需要换肾,需要花那些钱,怎么办? 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之前买房的时候已经出力了,帮不上;岳父岳母那边,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但是我有小舅子,不能花;姐姐们那边,应该也帮不上忙,即使能,也不能花,毕竟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我应该会把房子卖了,然后离婚吧,给爱人大半,把欠的外债和人情债还了,换个离家近,轻松点的工作,然后,攒钱给荞麦和父母。 仔细想想,挺自私的,尤其对于荞麦来说。但以目前的状态来说,好像也只有拼命地挣钱,去尽力抵御类似的风险,别无他法。 假如父母突然需要花钱,怎么办?不敢想。 所以,假如我哪天成了领导,我也会使劲训那些有房贷和家庭孩子的员工,反正他们不敢随便辞职,不高兴了就叫过来训一顿,等哪天自己开心了,给他们几个没煮成蜜枣的青枣,就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