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柳大师
我应该写写柳老师了。 或者说,一个老小伙子可以用犀利的目光去发现来自大自然争奇斗艳的风景后,便熟练地举起相机,将美丽摄入镜头,然后告诉人们:生命中的感动原来有这么多。 认识柳老师的过程很平淡,我们如乡下两叶清明茶浮于茶里,忽然两片叶相互转身,便遇见了。于是,一叶浅浅点头,一叶轻轻微笑。在家乡桃花江文化研究会的群里,我们水到渠成地认识在一条名叫资江的河边。 柳老师大名柳卫平,人如其姓,杨柳清风。尽管是近70的人了,却如年轻人一样行走矫健。在动与静的世界里,浮邱山是浮动的生命,羞女峰是笑靥如花的女娲。天空如洗,九岗起伏,资江是一条飘动的玉带,在盛夏的阳光下舞动着飞扬的青春。
快乐的胡达古拉(一百二十一)
第三十五章 3、胡伟才的婚礼 胡达古拉、乌力吉和百岁、文秀她们说服胡母和胡伟才、娜娜两人,以旅游文化为核心,仿照公主下嫁的仪式,重新为策划伟才婚礼。胡母和伟才、娜娜当然同意。 在达古拉她们的策划导演下,胡伟才身着蒙古王爷的服饰,在一群蒙古姑娘的簇拥下,在王府门前广场上把身着满族旗袍头戴大把花头饰的娜娜接进王府,引来数千游客的观看,人们用手机、相机、录像机等拍照、录像的,很快就把消息传播出去了。婚礼办得很成功,不但胡母、伟才和娜娜都满意,而且还对王府村,对亲王府都产生了特别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胡达古拉回到家中,对乌力吉说:“啥时候咱们也办一次这样的婚礼,风光风光啊!” 乌力吉:“那还不容易!想好了什么时候办,告诉百岁他们张罗就是了。我也过一把当王爷的瘾!” 达古拉:“要不,咱们现在就演练演练?” 乌力吉马上装腔作势:“如此就请福晋上床,本王前来伺候于你了!” 胡达古拉笑了起来:“我们现在还是格格呢!上了床才是福晋的!” 乌力吉:“管你什么格格福晋的!本王要行夫妻之事了!” 说着便把胡达古拉抱起来,放倒在床上,亲吻起来! 待乌力吉亲完,胡达古拉笑着对乌力吉:“我的王爷啊!你的身上怎么有猪粪的味道啊?” 乌力吉:“胡说!本王都洗了澡了,那里还有猪粪味道!一定是格格你和猪倌乌力吉那厮鬼混来!” 说完,两人笑着滚作一团。
目标力优势者的困局
最近的能量状态很低,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秩序被合唱排练严重打乱感受到业余时间被无限挤压(感觉自己也没想象中那么大的耐受力,才连着两周就快受不了了),也不仅仅是因为扑儿身体不适把一家人弄得人仰马翻(明明知道孩子感冒发烧是正常事件,但在当下,还是难免陷入煎熬和内耗),还因为我最近陷入了目标力优势者的典型困局:被自己设定的目标所吞噬。
快乐的胡达古拉(一百二十二)
第三十六章 1、蒙古虎围的启示 蒙古虎围的舞蹈开始彩排。扮演猎手们的演员正在训练。朝鲁扮演昂钦达正在指挥。 蒙古“虎围”是喀喇沁旗保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狩猎猛虎的生产模式,已经演变为当地猎户的后裔们的民俗。胡达古拉和乌力吉、百岁、文秀她们把这一民俗编成大型群舞,目的是为传承蒙古文化,吸引游客眼球,发展旅游产业。 说起来,历史很悠久了。三百多年以前,喀喇沁旗草茂林丰,山林间时有虎豹等猛兽出没。喀喇沁右旗蒙古王爷为了猎取山中野兽,于乾隆年间在叶柏寿、朱碌科、海棠等地选拔强悍勇猛、武艺高强的猎人六十名共计四十户,令他们携家带口搬迁到现在的喀喇沁旗上四十家子村,后来俗称“杀虎营子”的地方建虎枪营,职责专猎猛虎。由此,逐渐形成固定虎围模式,演变为猎虎民俗。 据王府资料记载:狩猎的虎枪营有60人,分健锐(或寻踪)、劲强、坚固、扶翼、精壮、素通6队,每队10人,各持虎枪1杆。虎枪长7尺,枪头长8寸,形如菠菜叶,此6队专任把守要隘。围猎时,每队之后各备炮手10人援助,炮手之后各有撤袋(弓箭手)5名,全旗每次狩猎参与虎围兵力达200人以上,所有虎围人员皆穿灰色马褂、战裙、秋帽、貂尾、足履战靴,腰带火镰、小刀,此外还有短柄镰、斧、铁腿齿等。喀喇沁亲王或郡王任虎枪营事务长,下设总长1人,帮办2人,笔贴式2人,营驻地为杀虎营子。 每年自农历九月十五日起,旗札萨克衙门每天须有4人值班,发现老虎出没的踪迹或有伤毙牲畜的事情,便急速向札萨克衙门管事官员报告。得知虎讯之后,札萨克衙门立即召集3旗6队人马准备出围。先是由王爷召见管围总管,商议集会地点、时间,传谕听差各持召集虎围令旗,一面飞驰左右两翼,一面大喊:“集虎围了!” 蒙古人听此消息,立即通知虎围成员,马上洗漱,料理饮食,其家庭成员在佛前点燃海灯、焚香叩拜,祈祷佛爷保佑猎虎成功,平安归来,并为虎围枪手收拾行装,准备用荞面拌上红糖烧熟的干粮和二斤白酒等,备好马匹在门前等候。一切准备停当,开始进食启程饭,启程饭为“猫耳汤”的一种荞麦面食品。少顷,当差的虎枪手饭罢,披挂整齐,有家中亲人端起佛前香烟燎绕的香炉围着虎枪手右转三匝,并将坐骑熏过三匝,请过护身佛佩在猎人胸前,合家送虎围枪手走出大门外,这时,家庭主妇在佛爷供桌前叩拜之后,双手驮着虎围专用扎抢,送到大门外,单腿跪下为虎枪手的丈夫捧上武器,虎枪手接过虎围扎枪,飞身上马,策马出发,迅速奔王府敖包前集合地点疾驰而去。 王府敖包前,虎围队伍集中后,虎围主管点卯编队,王府管家通知家庙延请喇嘛9人或12人在府门诵经,并在府门外安置大炉烧香柏之叶,香气远播数里。此时号角齐鸣,虎围枪手集合整齐有序排列,札萨克王身着围猎服装,站在月台之上。喇嘛手捧香炉围绕出猎人马一周,意在让佛法熏染虎围人马,保佑虎围猎手们狩猎成功,人马平安。 而后,札萨克王爷祝吉祥之词: “罕山之福无疆, 所适收获无量, 神佛保佑无私, 立盼捷旗飞扬。” 虎围队伍出发后,王爷府转回内殿,喇嘛诵念启运经,每日3次。 出发前,虎围寻踪队要准备肥犬1只,并备双响(炮仗)若干,寻踪队到预定地点,先查看虎伤牲畜区域,如发现虎踪即履迹寻踪,那只狗便退回原主。若踪迹不清,则把狗拴在树根,众人各自寻找隐蔽地点藏身。人走犬吠,虎、豹等一类大型肉食动物听到犬吠之声则循声而来,而后,虎围队伍便抓住时机进行诱扑、猎杀。 一般的情况下,到次日早晨,虎围寻踪队便早早前来查看虎迹,见到虎、豹扑食犬后遗留的血肉痕迹,当即飞报总管,总管报札萨克亲王或郡王,同时起队依寻踪队确认,在山进口处驻队,察明地势鱼贯而入,当看到蓝旗会于谷口,即知合围完成。 当虎围寻踪队确知离虎不远时,彼此各递暗号,加强警戒。见到老虎先辨毛色,再分雌雄。雌者性柔狡猾难制。雄者刚猛气大易捕。同时还要看虎是熟睡还是警醒,卧地不起亦不怒者在枪头上绑爆竹向其燃放。使其激怒,同时高声大喊,报告虎位。虎受惊激怒,张口伸腿,以尾左右击地,当前爪抓地欲跃时,虎枪手各将枪柄插地,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双手紧握枪柄,枪头向前待立,激怒的猛虎张口一跳,在其即将落地时,虎枪手将枪头刺入口中,借虎扑之势,从舌根刺入颅内,而在吞口处由两侧铁棍卡住不使落地,如事先无有铁棍,枪从虎头穿过,为防虎足拍断枪柄,跃起伤人,两旁炮手立即开枪,袭击虎之两腋或头顶,使其速毙。 见老虎毙命,猎人齐声大喊:“罕山之主,赐于无疆!” 有的老虎狡猾而不动气,见人躲避,寻隙逃匿,对此不可紧追或放炮袭击,恐其一旦中弹而不立毙者,则匍地而来,其行如风,其力大无穷,可能让附近虎围人员处于特别危险境地。遇到此种情况,虎围人立即高呼,向邻近虎围队友传递虎之去向消息,使其它队围之。如果还不上围,只好任其远去,同时暗地追踪,再行调队合围。 虎围不但十分危险,更不是一件容易成功的事情。有时一天合围之多次,一连数天跟踪数百里,也未必成功。有时一围可以捕获毙杀数只,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了。据传,虎有羞耻之心,羞于饶幸逃命,否则,会不食而终的。 捕得老虎,总管首先查验虎围人马有无伤亡,再行查询命中老虎的枪手、炮手,立即派员飞报旗札萨克亲王或郡王。并令附近村落派出车辆,装载死虎,随猎手带队来至王府门前。预先得知消息的札萨克亲王或郡王着围猎之服饰冠戴,步出府门出迎,此时喇嘛诵“启运经”,吹响大海螺,虎围员弁夹道举械,载死虎车辆从枪械下通过,札萨克亲王或郡王过目后,并命将死虎抬进府门吊在树上。 继之进行惩罚和褒奖仪式。先由王府亲兵将虎围杀虎成员用黄布带子捆绑押到大堂候审,受审人必须是身着短衣免冠的罪犯装束。杀虎的虎围成员被押解上堂参见札萨克亲王或郡王之后,札萨克郡王亲王或假意动怒: “你们何故擅杀兽中之王?罪该惩罚,先打四十蟒鞭!煞煞尔等的凶气!” 于是,“行刑”之人便用黄布裹着棉花的鞭子抽打杀虎之猎人。此时,被打之人还要假装疼痛,哭喊哀告。 “鞭刑”惩罚表演结束,庭审退堂后。“犯人”便被请到二堂领赏了。 领赏的打虎人必须换掉罪犯装束,衣着整洁,有官衔的还须戴上顶戴花翎。 发奖的仪式一般由协理或梅林坐堂。
校服真有那么丑吗?
周日早上去买菜,迎面遇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女生,我心里还感慨了一句“好漂亮啊”,没想到她开口叫了我一声“老师”。 我没反应过来,只能条件反射般地胡乱点了点头,含含糊糊“嗯”了一声,就和她擦肩而过了。我的脑子却转个没停:是哪届学生?叫什么来着?唉,我这个记性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突然,灵光一闪,一个名字从脑子里浮现出来,紧随其后就是她穿着校服的模样。天哪,她不就是我现在正带的学生吗?昨天下午上课还见过面的,怎么隔了一个晚上,我就认不出来了呢? 认不出来当然是有原因的。 这个骑在自行车上的女生,眉眼生动,眉角上扬,自内而外散发着自信,整个人是往上提着的,活力无限,完全是十七八岁学生该有的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样子,和我想象中的理想的学生形象一模一样。 可我平时见到的她和今天早上看到的她太不一样了。 区别在哪里呢? 平时在学校见到的她,自然总是穿着一身校服;今天的她换上了一身日常的衣服,就发生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也就那么一瞥,今天的她具体穿的什么衣服,其实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不外乎就是一般女生夏天常穿的T恤牛仔裤什么的,说起来一点也不特别,甚至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就是差点让我认不出来了。 这也太奇妙了吧。 学校现在的校服跟以前的校服比较,还是老师们公认最好看的,即便如此,你如果看到了学生穿不穿校服的变化,还是觉得千篇一律的校服真是太泯灭青春和个性了。有些不那么讲究的学生,校服穿了没多久,就给人再也洗不出来的感觉,自然不能指望校服给人增色,但这样脏不兮兮的校服会连人都显得邋里邋遢的。不过,这可能正是校服的意义所在,省得学生在衣服上花过多时间关注,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上。用心良苦,只是作用如何,好像也没有人专门做过调查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