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道德与伦理考量
4月28日,因病住进了汉寿县中医院。病是恶疾,遵医嘱不下床,怕摔倒。就这样躺在病床上,手机也不能看得太久,头晕,被动地听一些味同嚼蜡的高谈阔论,两只死鱼般的眼睛死死地望着天花板,仿佛那里会随时掉下一件什么东西下来似的。
6月17日信手乱弹之记忆
时间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健康的活着,平静的过着,开心的笑着,适当的忙着,就很好。这是微信朋友圈看见的一句话,谁最先说出来的无从考证,不过我很是喜欢。是啊,人生就应该这样活。
正因季节更移,世间方熙熙多趣
1.好大风。 小时候,我们说起“南洋风”了。 树叶子在风中翻卷。荷叶在风中翻卷。玉米的叶子也在风中翻卷。 风吹得所有叶子啦啦地响。 阳光明晃晃的。 鸟不怕热。在风的间隙,我能听见鸟的叫声。 一只飞向窗檐的麻雀,被吹得在空中打转。它大约是用尽气力在维持平衡,不让自己翻滚。能觉出它是想直线下降的,但风吹得它斜斜跌落到桃树那去了。 咔嚓一声响,是什么铁质的东西被风卷起撞击到墙壁的声音。像是妈妈家的遮雨棚的角角,又或许就是我家窗户上的遮雨棚的角角。
取舍亦新生
成长日志 今天是2021年6月15日,这是写给未来的自己,今晚突然收到了消息明早要军检,所以记录了下来:距离大一下学期结束只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了,一晃之间,来到大学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光,回望这一年,实在并不能令自己满意,大学,感觉真的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但也或许是大学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相差太远,初入这所学校时,虽也有着满腔展望,但现在回想起来,总有些朦胧…… 高中到大学的那个过渡、适应阶段,仿佛是梦境一般,痴痴想想的就过去了,那段时间里,也许是掌控不了突然的解放,于是放纵,无节制,沉迷于电脑游戏,但那种状态,伴随着学业的慢慢深入,开始慢慢的去改善,到如今,已经可以自如的控制和节制了。那段时间,也如梦一般遇见了自己一直等待的人,但也迷迷糊糊的最终走散了去。过去的这段时光,可能在人生的记忆里,留不下一点印记,因为它实在是那么的迷茫,那么的不深刻,它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就像失去了生命。但它也可能像是养料,催生着我的下一份收获,这也许就是这一段不值得记住的时光的价值。
小众的人
看到一篇关于“小众”的文章。 摘录: 小众的你未必人见人爱,但是爱你的人很深情。 执着于小众的人,本质是追求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而已,而但凡真心,必有另一颗真心与之回应。 选择小众意味着,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坚持目标,并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升,就会成为最接近想要成为的样子。 我想,真正小众的人,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尊重自我,不愿被外界裹挟。 真正小众的人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的,是要有对生活的明确定义和追求的。 小众的人都是敢于做出拒绝,善于断舍离的。 小众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孤独的心境,空旷而辽远。孤独的状态,利于保持清醒。 做一个小众的人,不必沉醉于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不必忧虑自己的“格格不入”。 因为,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于你周围的世界都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只管安心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我们的谈话
前天,之杰的朋友圈发了一篇长文,是他和zm一通不太愉快的电话之后的内心独白,感受到他对zm的爱。昨天,他的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眼睛有些肿,配文自嘲没有休息好。 对于这两个内容,我都没有追问,只是在评论中发了“拥抱”和“心”。心里,却还是有一些牵挂的。之杰当然感知到我的牵挂。 今天刚吃过晚饭,之杰打来微信电话。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其间,他买了杯饮品,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我起身从冰箱里拿了个雪糕,又回到卧室,坐到书桌前。 今天的聊天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他先是说了对某个同学的看法,有失望有恼怒有释然。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真诚相待却被暗中愚弄的感受。他说,因为这个事情,昨天情绪不太好,所以没给我打电话,怕不由自主地吐槽。他觉得,打电话应该是轻松开心的。 接着,他说了自己跟zm。他们那天打电话不太愉快的确是没有什么,不过是爱与思念、心疼与牵挂的“反向”表达罢了。类似这种“反向”的情感表达,处理得当,对情感的加深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后来,他说到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以他自己和几个初中同学为例,家庭稳定、和睦、民主的,成长之路基本上是顺利、向好、长远的。就此话题,我们说到ry,甚是惋惜,如此优秀,本该走得更远呀。 67:22的时长,之杰和我的谈话当然不止这些。由这三个话题延伸、发散的内容不再一一罗列。 我们的谈话:诉说与倾听,思考与感悟,回忆与怀念,展望与描绘。 明天是端午节,节日快乐!
又是一年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这一个端午原本应该有雨的,但不知为什么没有下下来,今早,仍然是一片“碧海蓝天”。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我不喜欢吃里面有馅儿的粽子,就是香香的糯米,加上一点碱水,塞进粽叶里面捆好,再高温一煮,拿出来就吃,吃的不是粽子,而是对端午节的一份尊重。